公告
泰安信息港(http://www.taian7.com/)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泰安新闻资讯 » 娱乐新闻 » 正文

林昭墓为什么那么敏感,为什么称林昭是圣女,圣女林昭金明日牧师

发布时间:2017-04-06 10:59:15
核心提示:  如果说法兰西有一个圣女贞德闻名于世的话,这么,在中国同样有一个圣女贞德式的女性---林昭值得永远记取。她三十六年短暂的生
   如果说法兰西有一个圣女贞德闻名于世的话,这么,在中国同样有一个圣女贞德式的女性—---林昭值得永远记取。她三十六年短暂的生命谱写了永远不息的真理的光芒,她是中国大陆1949—1976那个年代中少有的几个中国的良心、良知与骨气、脊粱。
  
  有一个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的碟放在我的书柜里很久了,林昭墓为什么那么敏感,为什么称林昭是圣女,圣女林昭金明日牧师,早间消息,获悉到,今天网络收集,在此宣布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并不知道女英雄林昭是谁,也不知道是制片人胡杰花了4年时间才拍成,只是模糊地感到这是讲文革中一个人物经历的纪录片而已。今天晚上,得闲,拿出了这部纪录片看了一看,一看以后,感到意想不到的巨大震撼,这不仅仅是为林昭的行为而感动,也不仅仅是为林昭的遭遇而悲愤,震憾在于圣女林昭为真理而献身的不曲不折的精神,震撼在于鲁迅先生所说中国的骨气与脊粱之所在,而林昭及其家族的经历与命运又正好是中国现代史的缩影(国共战争年代、土改、反右、大跃进到文革),也非常值得在今天用我们的良心和良知,通过它继续加以进一步的反思。
  
  林昭(1932.12.16-1968.4.29),本名彭令昭,江苏苏州人。1949年考入"苏南新专",曾参加土改。1954年,以江苏最高分考入北大新闻系,后参与了北大《红楼》诗刊编委,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是拒不认罪,继续独立思考,并且批判共产风,为彭德怀鸣冤,写信建议学习南斯拉夫经验。1960年以阴谋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罪在上海被捕;1962年保外就医,同年12月,再次以反革命罪收监,判刑20年。文革中的1968年4月29日,以"现行反革命"罪被枪杀。
  
  我们都知道文革中为真理献身的受难者如张志新、遇罗克,也知道1958年大跃进以后对制度、体制进行反思的彭德怀、张闻天、顾淮、孙冶方,而对林昭的事迹却鲜为人知,或许是因为官方宣传口径上的原因,林昭的故事大多数情况下湮灭在历史中,实际上,林昭是兼有为真理献身与对制度、体制反思两种特征的。官方报道是在1981年初,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华社社长穆青等人写的长篇通讯《历史的审判》,其中亦简要记述了林昭的命运,而在1980年8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沪高刑复字435号判决书”宣告林昭无罪,结论为“这是一次冤杀无辜”,我觉得,这样一个结论过于简单,也不足以概括与评价林昭身上永存的、值得尊敬的行为举止与精神品质。
  
  在这里,我仅举几例林昭,足以令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1957年一个夏夜,反右运动中,在北大批判张元勋(因为贴出北大第一张大字报)的会上,林昭跳上桌子质问:“今天晚上的会是什么会?是演讲会还是斗争会?斗争会是谈不上的,因为今天不需要斗争。斗争谁?张元勋吗?他有什么地方值得你们一斗?我们不是号召党外人提意见吗?人家不提,还要一次一次地动员人家提。人家提了,怎么又勃然大怒了呢?”当有人问她是谁时,她反问道:“你是谁?你有什么资格问我?你是公检法吗?还是便衣密探?”她停了一下,接着说:“我可以告诉你,没关系。武松杀了人还写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何况我还没杀人。你记下来,我叫林昭。林,双木之林;昭,刀在口上之日!”人群中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她稍停,又说:“告诉你:今天刀在口上也好,刀在头上也好,既然来了,就不考虑了!”
  
  ●8年的牢狱生活中,林昭被剥夺了笔和纸,她用竹签、发卡等物,千百次地戳破皮肉,在墙壁、衬衫和床单上,用鲜血写了20余万字的文章和诗歌,反对奴役人的状况,控诉不自由的生活,批判让人流血的制度。这些借鲜血喷涌而出的文字,或许正是几年前,她还在北大校园里时,下决心认真思考并努力找寻的答案。这些血书能够最终保留下来,有赖于数位“具有人性”的公安干警。至今,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中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在一份林昭服刑期间重新犯罪的记录中,这样写道:“林犯关押几年来,一贯拒不接受教育,书写了大量的反动血书,虽经工作人员多方教育,并采取了单独关押,专人负责管教,家属规劝等一系列管教措施,但林犯死不悔改,公开扬言:永远不放弃宗旨而改变立场。”
  
  1968年4月,林昭被加判死刑,立即执行。她在接到判决书时,留下了最后一份血写的遗书:“历史将宣告我无罪”。
  
  ●张元勋,是胡杰采访到的惟一一位见过狱中林昭的人。1966年5月,张元勋以未婚夫的名义去上海提篮桥监狱看望了林昭。“她穿一件白色衬衣,很脏。外面披着夹的外套,也很破旧。手里抱着一个破布包。头发很长,最明显的是,三分之一的头发都白了。头上顶了一块手绢,上面是血写的字———冤!她一进门,站住了,看见我,嫣然一笑。整个屋子的人都愣住了。后来别人告诉我,从来没见她这么笑过。”临别时,林昭送给张元勋一件礼物:一帆用玻璃纸叠成的小船。他一下子想到了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68年4月29目三时半左右,两辆军用小吉普开到上海龙华机场的第三跑道,两个武装人员架出一反手绑架的林昭,她的口中塞着东西,行刑者向她腰后踢了一脚,她就跪倒了,另外两个武装人员对准她开了一枪,当她倒下后又慢慢地强行爬起来,于是,又向她开了两枪,看她躺下不再动弹时,将她拖入另一辆吉普车飞快疾驰而去。林昭1932年12月16日出生于苏州市,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1957年反右运动中,因为许多她所敬重的同学被被打成右派分子,她仗义执言,为这些同学辩护,于是也被打成右派分子。此后她一直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对反右倾、大跃进、人民公社等等运动提出批评,面对大饥荒的现实忧心如焚,于1968年4月29日,以反革命罪在上海被枪毙。她是中国文革期间因为坚持独立思考而被残酷杀害的千千万万无辜受难者之一。
  
  文革结束以后,个别受难者因一些偶然因素被世人所知,林昭像千千万万受难者一样,一直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长时间不为人知。虽然八十年代初大规模为死难者和蒙冤而活者平反时,也有一些文字提到林昭,但因为材料太零星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上世纪末,借助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机会,才有一些读书人将目光投注到林昭身上,发现她是1949年以后最能体现北大精神的学子。关于林昭的文章,从此艰难而又顽强地在各种媒体上闪现,其坚贞不屈的姿态一如林昭当年与集权主义殊死搏斗的英姿。
  
  笔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偶尔从某个地方读到上海当局在枪毙林昭以后向林昭的母亲征收了五分钱子弹费的故事。当时所受到的震撼至今还记忆犹新。此后我一直留心寻找关于这个故事的详细言说,但一直不见踪影。天长日久,我只记得五分钱子弹费,连林昭的名字也渐渐忘了。直到上世纪末年,才一次次读到关于林昭的惊天动地的故事。
  
  由于林昭遇难以后,她所写下的文字一直被关闭在档案室服无期徒刑,她在狱中的具体行状和遇害经过也依然无从查考,所以,人们了解她的过程显得十分艰难,迄今为止对她的许多谈论甚至多少带有猜测的成分。林昭人生选择的伦理意义、受难的勇气、政治思考的深度、精神上的高度等等——知识界对这些因素的认识,虽然正在逐渐深化,但依然远不充分和深刻。有些人用圣女称号概括林昭形象,其中包含的感情倾向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但这个称号本身是否完全准确,因为材料不够充分而一直得不到证实或者证伪。这个了解和阐释的艰难过程,其实也是林昭在我们心中艰难复活的过程。对于她作为一个受难者形象的完整认识及其历史意义的准确阐释,至少需要等到她的着作和历史真相解密的那一天。那时候,林昭不但复活在我们心中,也必将复活在民族的历史记忆中和精神血液里。
  
  本文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梳理1980年代以来、主要是最近几年以来知识界逐渐勾描出林昭形象、并逐渐将这形象推到世人面前的过程。至于描述和言说林昭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崔卫平在讨论胡杰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时有一段话恰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胡杰的纪录片“终于将被遗忘的林昭鲜活地带回到人们当中来,让这个精神上的冤魂、孤魂重新回到亲人们的怀抱。”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表彰她的业绩,使她成为民族精神、道德上不可或缺的资源。”
  
  1980年
  
  1980年8月,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复查以精神病为由对林昭宣告无罪。
  
  1980年12月11日,林昭生前老师和同学以及她的妹妹彭令范、舅舅许觉民等在北京为她举行了追悼会,八十多人参加了追悼会。罗列致悼词。
  
  这一年,官方大规模地为几十年来在各种政治运动中遭遇打击的人物平反昭雪,林昭追悼会就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召开的。但官方对于林昭的正式平反还得等到一年之后。
  
  1981年
  
  在官方审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政治氛围中,新华社记者穆青等人写作了报告文学《历史的审判》,发表在1981年1月27日《人民日报》上。其中有一段文字这样谈到林昭:
  
  在我们熟悉的朋友中就有这样一位同志。这是一个勇敢纯真的南国女性,名叫林昭。由于她不愿意向风靡一时的现代迷信活动屈服,被关进了上海的监牢。但是,她坚持用记日记、写血书等种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真理的坚强信念,心甘情愿地戴着“顽固不化”的枷锁,过早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就义的详细经过至今无从查考,我们只知道这样一个消息:一九六八年五月一日清晨,几个“有关方面”的代表找到了她年迈的母亲,宣告林昭已于四月二十九日被枪决。由于“反革命分子”耗费了一发子弹,她的家属必须交纳五分钱的子弹费。这真是使人毛骨悚然的天下奇闻!在中世纪被判“火刑”烧死的犯人无须交付柴火费,在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用“电椅”处死的犯人也从未交过电费,唯有在林、江的法西斯统治下,人们竟要为自己的死刑付费,这不能不说是又一个“史无前例”的创造发明!
  
  ——穆青 郭超人 陆拂为《历史的审判》,一九八一年一月一日写迄
  
  这区区几百字是林昭被害13年后这个社会第一次对她投来的关注。据说这段文字为林昭获得平反起了推动作用。
  
  陈伟斯《林昭之死》,发表于上海《民主与法制》1981年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林昭墓为什么那么敏感,为什么称林昭是圣女,圣女林昭金明日牧师版权与免责声明
泰安推荐图文
最新分类信息